阳高县:“西梅丰收宴”如约而至 绘就乡村振兴好“丰”景
眼下正值西梅成熟的黄金时节。记者近日在阳高县古城镇、东小村镇的西梅种植基地看到,一场热闹的“西梅丰收宴”既吸引游客体验采摘乐趣,也为果农们注入了增收的信心与希望。
在阳高县古城镇赵石庄村,阳高县润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15亩西梅园,是当地名副其实的“致富园”。清晨的阳光洒进果园,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林间,指尖轻捻便能摘下成熟的西梅,分拣时仔细挑拣出果形饱满、色泽鲜亮的果实,装盒、称重的流程有条不紊,一箱箱打包好的西梅很快堆成了小山。
作为阳高县西梅种植核心区,古城镇依托昼夜温差大、土壤透气性好的自然优势,推行“有机肥+绿色防控”种植模式——用有机肥滋养土壤,靠粘虫板、诱虫灯防治病虫害,产出的西梅肉质紧实、耐储存,品质广受认可。目前,这些西梅除本地收购商上门采购外,还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北京、河北等地商超,订单已排至采摘季结束,销路无需发愁。
在阳高县东小村镇黄庄村西梅基地,沉甸甸的西梅压弯枝头,紫黑透亮的果实裹着晨露,清甜果香四溢。该村的西梅种植基地玩出西梅销售“新花样”,走出了差异化发展路径。今年,阳高县王官屯镇众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航主动联动黄庄村果农,开启“直播助农”模式。直播镜头里,村干部带着网友“云逛果园”,从西梅的生长环境、种植技术讲到营养价值,还现场咬下一颗西梅,饱满的汁水顺着果肉滴落,瞬间点燃评论区,“求链接”“想下单”的留言不断刷屏。村民们之前总担心西梅销路,现在直播一场能卖出去300多斤,还有不少游客看了直播专门开车来采摘。与此同时,黄庄村的西梅产业还与乡村旅游深度“牵手”。村里的15亩西梅园推出“采摘+农家饭”特色套餐,游客摘完新鲜西梅,可在周边农家院品尝柴火炖菜、手工馒头等地道美食,沉浸式感受田园生活的闲适。
近年来,阳高县将西梅产业作为特色林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,在多个乡镇因地制宜扩大种植规模。目前,全县西梅种植面积已超600多亩,其中500多亩进入盛产期,年产量可达100多万斤。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,县农业部门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,推广“果树嫁接改良”“错峰成熟品种搭配”等技术,既提高了西梅品质,又延长了采摘周期,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(赵文元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