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引 号:
信息分类: 阳高要闻
发布机构:
发布日期: 2025-07-15 22:10
标题: 杏果满枝丰收景 致富路上“杏”福多
文号:
时效:

杏果满枝丰收景 致富路上“杏”福多

发布时间:2025-07-15 22:10 来源:阳高县新闻中心
| | | |

微信图片_20250716110643

又是一年杏子黄,硕果压枝正飘香。盛夏时节,阳和大地漫山遍野的杏树硕果累累,沉甸甸的杏果挂满枝头,“三晋杏乡”阳高县迎来又一年的杏果丰收季。

近日,记者走进阳高县狮子乡李平杏树专业合作社,一派繁忙喜悦的丰收图景铺展开来。浓密的绿叶间,大接杏一串串簇拥在一起,它们圆润饱满,果香四溢。杏农们穿梭在这片金色海洋中,一边摘果,一边打包装箱,尽享丰收喜悦。

阳高县独特的高寒与干旱气候,孕育出富含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优质杏果。全县杏园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,其中鲜食杏3.75万亩,仁用杏16.3万亩。5亩以上优产杏园1200多个。主要种植大接杏、金太阳、香白杏以及京杏,假京杏、凯特、龙王帽等多个品种。

这份丰收背后,是看得见的守护。针对今年鲜食杏开花早、易受晚霜冻害与冰雹侵袭的特性,农业、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精准摸排灾害高发区,试验推广“气象哨兵+烟熏桶+无人机飞防”集成技术模式,为杏果产量筑起“防护墙”;通过“疏果保优”“叶面补肥”等精细化管理,将优质果率从70%提升至90%,让每一颗杏果都更“值钱”。

阳高县龙泉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鲁平说:“龙泉镇现有鲜食杏2000余亩,仁用杏8000余亩。今年,在发展林果经济方面,镇党委、政府重点培育扶持观光采摘等“休闲农业”。进入采摘季以后,镇村两级干部走进杏园,帮助种植户推销大接杏。有的是通过直播的方式线上销售,打包发往全国各地,其他的就是线下采摘,提高了全镇杏果产业的经济效益,助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多彩图景。”

阳高县科技带头人李平说:“我们阳高杏个头大、品质优、口感好,虽然今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倒春寒,由于我们采取了喷水、熏烟、打防冻液,但我们减产不减收,收入还是可观的。”

丰收的杏果如何“走出去”?阳高县玩出了新花样。产地直邮、电商合作让“枝头鲜”直达“舌尖甜”,物流网络更添新动能——今年新增大同至广州、成都的航空直达货机,上海、西安方向开通高铁直达专列,让阳高杏一路畅销北京、太原、西安、张家口等城市,最远抵达云南、广州。

晋乡情土特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四伟说:“我们晋乡情土特产有限公司今年的总销量是1万多单,合作了20几个网红,比如像咱们阳高的二伟、梅子、二里半、董霞、小马,总收购四十几个杏园的杏,大概就是7到8万斤,服务面积达到500亩到600亩。”

阳高县狮子屯乡燕窝村杏农张桂连说:“今年,我们的杏基本上从网上大部分都走了,采摘下来送往天津、北京,都说好吃、个大、口感好。”

除了线上销售火爆,全县81个采摘村依托杏果经济,大力发展休闲采摘、观光体验等“休闲农业”。“春赏杏花、夏摘杏果”的文旅招牌也越擦越亮,吸引着八方游客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游客们提着果篮穿梭林间,仔细挑选个头匀称的杏果,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份夏日独有的酸甜。孩子们有的踮起脚尖,伸手去够低处的杏子;有的在大人的协助下,小心翼翼地将高处的杏果收入囊中。外地游客李锦蕤说:“我是从大同过来的,都知道咱们阳高大接杏比较出名,个头这么大,包括吃起来的水分也比较充足,每年我都会来咱们这片杏园给家里人和朋友发点杏,这边的杏园品质都非常高。”

从枝头的硕果到农户手中的“致富果”,如今的阳高杏园里,沉甸甸的不仅是枝头的果实,还有农户们对未来的期盼。随着电商体系、物流网络的持续完善,通过产业链延伸、价值链提升,小小的杏果已成为打开乡村振兴之门的“金钥匙”。阳高这片古老的“三晋杏乡”,正用更甜的果实、更足的底气,续写着丰收新篇,让更多农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共享甜蜜成果。(谢小霞)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
相关解读
相关文件
相关稿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