鳌石乡地处两省(山西省、河北省)三县(阳高县、广灵县、河北省阳原县)交汇处,南与广灵县以六梭山为界,北与本县东小村镇以桑干河相隔,东与河北省阳原县揣骨疃镇毗邻,西与本县友宰镇接壤。该乡是距县城最远的乡镇,南出县城70公里左右,西去大同市60公里。共辖9个行政村,5129户11605口人,国土总面积10万亩(67平方公里),耕地面积4.5万亩。全乡现有机井80余眼,水浇地面积3.5万余亩。
该乡四周高,中间低,形成高原小盆地。昼夜温差大,光照充足,相对无霜期140天左右,比阳高县北部丘陵区长近半个月。年平均降雨量408.8㎜,大部分土壤为淡栗钙土,土质肥沃;地下水贮量丰富,灌溉便利。
全乡以种植玉米为主,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在3万亩左右,最高亩产可达2300多斤,在全县首屈一指。自脱贫攻坚以来,连续发展种植寒富苹果2000多亩,种植中药材4500余亩,种植发展黄花3000亩,全乡黄花总面积达4000多亩。西葫芦、大白菜等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左右。谷黍、豆类、高粱等种植面积达3000亩左右。近年来,苗圃作为新兴的农业产业在鳌石乡有了一定的发展,全乡共有苗圃面积6000余亩。养殖业以生猪、羊为主,存栏量分别达到1万头、1.7万只。鳌石黑李远近闻名,以味甜肉软著称,每到采摘时节,吸引多方宾客采摘。早在八九十年代,南徐国光、黄元帅苹果远销太原、北京等地。
鳌石文化底蕴十分深厚。据考证,是道教—北天师道的发源地,也是距今有2000多年被称为戏剧界活化石的赛戏的发祥地,赛戏于2011年6月被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秧歌剧在鳌石也流传了200多年。鳌石、东马营两村农民组织成立的晋剧团和秧歌剧团,在桑干河两岸方圆百里的范围内颇受欢迎。每年元宵节鳌石乡是全县最红火热闹的地方,鳌石村的赛戏、南徐村从古流传至今的九曲黄河阵、扭秧歌、东马营的晋剧团、梁营的广场舞、榆林村的威风锣鼓队等具有各村特色的节目“争相斗艳”。90年代,体育项目篮球在全县的篮球比赛中“鳌鳌领先”,南徐乒乓球队曾培养出多名省级队员,并在省级比赛中名列前茅。
现有卫生院1处、在岗医务人员12名,村医19名,卫生室8处,每处60平米。全乡现有有小学5所:鳌石学校、南徐小学、西马营小学、龙堡小学、梁家营小学。全乡共有在校生41人,在岗教师32人。